隆力奇大招商
感恩感谢直销博客网蹇总和公司领导们的支持与帮助! 手机: 18414132713 - 19159422713咨询电话
文章数量:855
点击人次:2668055
- ·2023年09月
- ·2022年06月
- ·2022年05月
- ·2021年01月
- ·2020年04月
- ·2020年03月
- ·2019年12月
- ·2019年11月
- ·2019年09月
- ·2019年08月
- ·2019年07月
- ·2019年05月
- ·2019年04月
- ·2019年03月
- ·2019年02月
- ·2019年01月
- ·2018年11月
- ·2018年10月
- ·2018年09月
- ·2018年08月
- ·2018年07月
- ·2018年05月
- ·2018年04月
- ·2017年09月
- ·2017年08月
- ·2017年04月
- ·2017年03月
- ·2017年02月
- ·2017年01月
- ·2016年12月
- ·2016年11月
- ·2016年10月
- ·2016年09月
- ·2016年08月
- ·2016年07月
- ·2016年06月
- ·2016年05月
- ·2016年04月
- ·2016年03月
- ·2016年02月
- ·2016年01月
- ·2015年12月
- ·2015年09月
- ·2015年08月
- ·2015年04月
- ·2015年03月
- ·2015年02月
- ·2014年11月
- ·2014年10月
- ·2014年09月
- ·2014年08月
- ·2014年07月
- ·2014年06月
- ·2014年05月
- ·2014年04月
- ·2014年03月
- ·2014年02月
- ·2014年01月
- ·2013年11月
- ·2013年10月
- ·2013年09月
- ·2013年08月
- ·2013年07月
- ·2013年05月
- ·2013年03月
- ·2013年01月
- ·2012年09月
- ·2012年08月
- ·2012年07月
- ·2012年06月
- ·2012年05月
- ·2012年03月
- ·2012年02月
- ·2012年01月
- ·2011年12月
- ·2011年11月
- ·2011年10月
- ·2011年09月
- ·2011年08月
- ·2011年07月
- ·2011年06月
- ·2011年05月
- ·2011年04月
- ·2011年03月
- ·2011年02月
- ·2011年01月
- ·2010年12月
- ·2010年11月
- ·2010年10月
- ·2010年09月
- ·2010年08月
- ·2010年07月
- ·2010年05月
- 【原创】 如何辨别保健品虚假广告,听听专家们怎么说的吧
-
推荐阅读
如何辨别保健品虚假广告,听听专家们怎么说的吧
近期,“神医刘洪斌”的新闻刷爆网络,这位假冒的中医“专家”频繁出现在电视广告中推销保健品,夸大宣传的广告让人眼花缭乱。那么,作为普通的消费者,应该如何正确看到保健品的功效,甄别虚假宣传呢?6月27日,安安有约食药科普大讲堂第七期开讲,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营养学会秘书长朱惠莲现场分享了“正确看待与明智选择保健食品”相关知识。
朱惠莲指出,保健品本质上是食品,适用于特定人群,用以调节身体的机能,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在我们国家,允许申请注册的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一共有27项,主要是针对血脂、血糖、记忆、脂肪肝或者肝损伤等方面的调节,都是用“辅助”、“改善”、“促进”、“调节”、“缓解”、“增强”等字眼,不会用到“治疗”、“预防”,这是选购保健食品的时候,必须要明确的。
那么我们如何识别保健食品的宣传和广告中的虚假问题?朱惠莲指出可以从以下五点加以分辨:
第一,如果保健食品的标签和说明书里有宣传疗效的,都是虚假宣传,我国相关法规规定“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和广告内容必须真实,不得有暗示可使疾病痊愈的宣传”。某款保健品如果说它可以改善记忆、抗疲劳、延缓衰老,那就没问题,但如果延伸到“对脑萎缩、老年痴呆有治疗作用”,消费者就一定要注意了。还有一些例如“奇迹般地为数万患者解除或减轻了顽固性头痛、心脑血管疾病折磨”、“无毒副作用”、“没有依赖”、“最新技术”、“最高科学”等字眼都是不被批准在保健食品的包装里使用的,对于这类保健食品一定要谨慎,最好是避而远之。
第二,无中生有的虚假广告。国家规定保健食品已被批准的保健功能只有27项,没有“改善性功能”和“增高”功能的保健食品,但一些企业经常堂而皇之地大肆宣传这些功能,这些保健食品一定要注意。
第三,擅自增加产品功能。国家规定保健食品只可宣传产品已被批准的保健功能,一些企业在宣传中给自己的产品“加料”,这就涉及虚假宣传。
第四,“营养素补充剂”不得宣传保健功能。国家规定如果只是营养素补充剂产品,只能在标签和说明书中注明“补充xx营养素”,除此之外“不得声称其它特定保健功能”,因此,即便它是一个含钙的制剂,也不能宣传它能改善骨质疏松的功能。补充维生素E、C的营养素补充剂,不得宣称有“美容”或“抗氧化”的功能。
第五,假借“专家”和“权威机构”进行宣传。一般的消费者很难知道这样的一个专家、机构是否权威,但如果它有前面说的夸大疗效、虚假宣传等,不管是多么权威的专家或机构,我们都要多一个心眼。
第六,假借患者现身说法。比如某患者说自己吃了这个保健食品什么症状就消失了等等,这些我们在电视上都可以经常看到,这种情况也要警惕。朱惠莲称,要挑选到合规保健品,还是要认准“蓝帽子”。保健食品包装左上角都有蓝帽子的标签,这是经审批的“保健食品”标志,扫描包装上的条形码还能看到商品的详细信息,包括功能、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原料、规格、食用方法等等。朱惠莲特别提醒,挑选保健食品要遵循安全性、必要性、适用性三大原则,根据身体的需求到正规商超购买,所有的包装都会标明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对于消费者而言,一定要明确自己属不属于不适宜人群范围,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保健品虚假广告的形式
1.锁定目标群体。广播电视上的虚假广告一般都是针对农村消费者和城里退休的老年消费者,利用这两个群体比较崇拜电视、报纸的权威性心理来促销。因为这两个群体的人们通常认为,在这些媒介上播放广告的企业,包括它们的产品,都是经过严格筛选和审核的,购买产品不会有问题。
2.包装宣传。一些保健品企业投放的广告,很多会伪装成软文形式。比如电视上的保健品广告,很多保健品企业并不会单纯以广告形式投放,而是购买时段,做成养生类节目。节目大多数时间在传播中医养生知识,培养固定的观众群,在观众中建立起权威感。在此之后,才会搭售自己的产品。报纸的形式也差不多,很多保健品企业会购买整个版面,之后包装成新科技产品的新闻报道。同时,为了增加宣传效果,这类虚假广告基本上会在广告中制造虚假的医学权威身份或称号,比如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世界医学专家、北京等地各大医院的专家教授等。
保健品虚假广告常用字眼或句式
1.“根治”疗效最佳”“包治百病”“补脑降糖”等。
2.以国家机关、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协会”或者专家、医生、患者的名义作证明等。
3.有奖销售、让利销售、“××指定产品”“××专用产品”等。
4.“吃了……就……”“康复”“消失”等。
保健品虚假广告宣传常用语
1.60天远离高血压;1个疗程,头不晕了;3个疗程,不但血压平稳,多年的高血脂、脂肪肝也好了。
2.很多慢性病全面改善,病情全面康复,生活质量大幅提高;身体阴阳平衡,气血畅通了,白发变黑,恢复年轻态。
3.两个月瘦了60斤;十几天就能恢复理想体重;“三高”基本都能得到缓解等。
4.不到15天,血压降下来了,畏寒肢冷消失,睡眠香甜;三个月后,偏瘫的肢体运动正常,眩晕耳鸣消失,视物不清,脖子僵硬等问题也消失了。
5.使用当天,感觉身体有了劲,走路不像踩棉花;使用三个疗程,降糖针或吃药明显减少,不再嘴馋,敢吃能睡,平稳控糖,恢复糖代谢。
《广告法》中明确保健品不宜进行的广告宣传内容
1.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
2.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3.声称或者暗示广告商品为保障健康所必需。
4.与药品、其他保健食品进行比较。
5.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
鉴别虚假保健品广告的最有效方式
很多保健品在宣传过程中,冒充药品欺诈消费者。看到广告上的商品,消费者可以在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www.sda.gov.cn)上,查询它到底属于药品还是食品,如果属于食品,就说明根本不具备任何医学上的疗效,这种方式最可靠。对于有些境外的产品,也可以到原国家食药监总局网站上查询它的属性。当然,如果连批号都没有,那就一定是假冒伪劣产品了。此外,广告中只留电话和信箱号的产品,以及与其他产品的功效和安全性做比较的产品,就更不能相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