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隆力奇黄华

个人要经历:承担——成长——成熟——成功——成就; 团队要经历:形成——动荡——规范——运行阶段。 事业要经历:萌发——成长——发展——爆发阶段。 

文章数量:651

点击人次:2953037

博文分类
搜索
最新评论
【转载】 张华:中国直销立法的参与者和见证人

高端访谈

张华:中国直销立法的参与者和见证人

 

  他是中国直销的活历史,中国最早拿牌直企之一的创始人,中国直销立法的参与者和见证人,行业公认的老大哥。2006年,正当他意气风发准备大干一场之际,遭诬陷抱屈衔冤地被关了37天,虽然最终洗冤,却痛失申获中国直销立法后第一批牌照的机会,企业顷刻倒闭,他也远离众人视线,消踪匿迹。八年过去了,他现在怎么样了呢?八年过去了,他还好吗?

  他高大的身躯从办公桌旁直立起来,迈着不疾不徐的步子迎向我们走来。“好久没有见了,”他说着,分握我们的手,露出一个六十多岁老人的笑容。他还是那么帅气,不大的眼睛,眼神却清明有光,配上笔挺的鼻梁,是一种比明星范儿更迷人的英俊。那会儿,时光有一点小驻,窗外风轻云淡,喧声不在。站在蛇口最昂贵的写字楼15楼的落地玻璃前向外望去,一边是“海上世界”周遭欧陆风情的酒吧一条街,一边是在雾气中隐约现出的如远山的黛色港岛轮廓。这不是我们熟悉的环境,来到这里,纯粹因为我们过去熟悉的那个“老友”在此。于是我们望着他,也绽开我们的笑容,心里泛起喜悦重逢的涟漪。时值深秋,此情景,此时节,不禁要心头滴落下“落花时节又逢君”的诗句,但是外面的花还很繁茂啊!木芙蓉、蜀葵、大丽花还没有谢,.红枫、天竺开得正盛,我们的心头也温暖如春。时光流逝,岁月变迁,世界本身也在逝去,只有生活还在继续。我们三人就原地那样站了一会,相视而笑,有说不出的高兴,也有点怔怔的,因为心底在盘算我们有多少年没有晤面。八年,或更长的时间,人世炊烟袅袅向上带走多少情思和岁月。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但过去的记忆留存不去,他还是他,于是一个声音从心底轻轻喊出:

  是的,是八年前那个轰动业内的“瓜拿纳顷刻崩盘”事件的主角,那个在欢迎13个国家外交官到瓜拿纳集团考察时致辞的企业老总,那个在直销立法期间重要会议“厦门会议”中抡起话筒向商务部官员陈情、呼吁为民族直企留出生路的内资代表,那个频频在央视露面纵论产业大计的武汉男人、中国最早获得牌照的老牌直销企业瓜拿纳集团总裁张华。自从八年前他和他的企业一块消失后,人们绝少知道他的行踪、再无听到他的消息,有人四处打听,一无所获,于是传言他到了这家直销公司,去了那家拿牌企业。实际上,自从那个决绝的命运降临,他就脱离产业,远避众人,与过去一刀两断,重执创业之鞭,开始这个翻过一座山的阅历绵长男人新的生活。留在这个行业的人继续在那里承尽了爱与哀,而他却担尽了事与责,留下问号,走了。

  任何独特的事物都无迹可寻,远离“道路”,那些有故事的人也不在我们的视线中。我们远赴千里,来攀援问号之山。而他也推掉一切事务,专心和我们一起回忆。这是这多年来他唯一接受的采访。

张华跑到华尔街敲了钟

 

 张华在丰泽农牧上市敲钟仪式上

 “这些年很多人都在问,张华到哪里去了,现在我就可以告诉你们,我做了些什么。”在会议室,张华边说边打开了墙上投影仪屏幕。

  2006年2月瓜拿纳一夜“香消玉殒‘后,张华花了四年的时候还债。卖了办公楼、别墅、房产、车子,把能收集起来的钱全部集中,一点点把欠合作伙伴和经销商的钱还清,好几百万的一大笔钱。

  那以后,他做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将他太太李汉英经营了六年的养猪企业丰泽农牧,联合周边的其他几家生猪养殖场赴美上市。上市工作从2008年5月,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丰泽农牧于2010年7月20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OINK,发行200万股,每股6美元,融资1200万美元。

  这是国内第一家绿色养殖业企业在纳斯达克露脸,因此轰动一时。尤其李汉英退休检察官的身份引人注目,一家媒体刊登文章报道此事,标题是“退休检察官把猪崽赶进纳斯达克”。

  在办公室,一边放着当时场景的PPT,张华一边跟我们讲解。我们看到,上市那天张华和众股东一起敲钟,复又接受纽交所老板的访谈。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同步转播当时的场景,张华爽笑的巨幅影像出现在匆匆走过的各色人眼帘中。

  然后,他成立了大唐英加(北京)移动科技有限公司,这是和上市公司大唐电信、美国英加移动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的软件公司,张华作为投资商、控股商,身兼董事长和CEO,开发一款可在IOS系统和Android系统运行的手机APP软件,利用炫酷的增强现实技术通过扫描商家的Logo、商标及名称等信息,即时在手机上呈现关于企业文化、产品信息、服务信息等内容的流媒体视频,并通过后台管理系统使企业(个人)和用户(他人)建立起精确和谐的对话关系。他透露,大唐英加于今年9月3日在北京成立,代理商代理空间大,目前已经布局全国各个省份,包括几家直企在内的企业合作也在商谈中。

  张华身着一件浅颜色的衬衣,侧着身,兴致勃勃地手指向频幕,描述他的事业蓝图。“我一个60多岁的人,连手机都玩不好,现在却来玩网络、软件。你说这怎么回事?”没有苦相,没有纠结,能量饱满,清清郎郎的张华不无得意,大笑。

  我们的眼前浮现出另一幅图画,张华把双手弯曲相抵放在脸前的头部特写,也是豪爽的大笑,好像是对这个世界,对天下所有人的朗朗之笑。这是十年前一家专媒的封面照片,张华和他的瓜拿纳,是那期杂志隆重推出的主打人物和企业。

曾经意气风发

张华参观纽交所

  时间回到十年前,张华成为媒体封面人物,也是在12月。

  封面照中的他,比现在更具风华,更加昂扬,像一架插往云霄的波音787机头。

  他没有理由不兴奋。三个月前,国家商务部在厦门召开直销立法研讨会,钦点22家企业参与,16家外资,内资只有6家,其中就包括瓜拿纳。张华和大连富饶的孙景业、中山盛仕铭的李路梓、大连珍奥核酸的陈玉松、天狮的李金元等六家内资企业代表,连同安利的何凯立、黄德荫,雅芳的孙长青,完美的胡瑞连、伦玉环,李锦记的杨国晋、黄秉玉,日晖的李政雄,如新的林克礼等外资企业代表一同参加了这个直销立法前业重要的官方会议。《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了望东方周刊》《京华时报》《新营销》等数十家官媒,星夜派员赶往厦门五星级宾馆悦华酒点打探消息,却和40多家未获邀请的企业代表一样拦在门外。会议被限定为“内部讨论”,会情密不透风,连个对外通气会都没有召开。

  据说,赴会名单经过商务部层层把关,由部长最后亲自圈定。这些入围企业有一个共同点,即在内地都有一定的生产和投资规模,并有较为丰富的直销从业和管理经验。更重要的,它们无一步在诚信方面作出表率,对政府的诚信,严格遵守相关条例,积极配合政府的整改工作,让政府看到公司正规经营的诚信;

  对消费者的诚信,让消费者放心购买公司的产品; 对直销商的诚信,不是短期炒一阵、捞一把就走的心态来欺骗直销商。入围企业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拿到立法后第一批牌照,引来业内一片艳羡。

  此时,张华已走过了九年的中国保健品企业创业之路。1995年8月,武汉瓜拿纳保健品有限公司成立,次年1月正式营业。1996年4月,它成为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批准的41家多层次直销企业之一,次年,由于规范经营,瓜拿纳再获国家批准在17个省市开展单层次直销,经营7个品种保健产品。张华投入800万在武汉买地建生产基地,经销商由最初的9人发展到8万余人……同年,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记者到武汉把话筒递向他,请他详述企业惊人发展的秘诀。

  1997年也是张华非常风光的一年。由于规范经营、严格自律在“老鼠会”猖獗后显得越来越重要,这年夏天由国家工商总局牵头在北京召开行业协会发起人会议,张华担任会议发起人。但是,他阻止不了传销的蔓延和疯狂,次年,因为传销闹到无法无天的地步,国家一纸禁令,全面“停传”。“这是少数人生病,全体吃药。”这是张华当年痛心疾首之余的一句调侃,却道出真实情景。瓜拿纳全面蛰伏,进入冬眠期,张华开始长达六年的煎熬。

  “98年全面停传,十万大军下淡水,这是谁也忘记不了的事情。”张华手向前一指,好像在指向祖国南方广东惠阳那个叫淡水的小镇,当年被打散的传销大军齐聚那里卖摇摆机,成为直销史上乱相浓重一笔。“三个月后,国家公布10家转型企业,清一色的外资企业。结果是,弱小的,刚刚起步的内资企业没有了声音,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队伍,也都跑到外资企业去了。外资只等了3个月,内资却等了六年。”

  他的记忆力惊人的好,事件、日期、地点、人名,一一回忆丝毫不差,过去发生的一切,都好像近在眼前。

子于是不哭,也不歌

张华与褚时健夫人马静芬(中)和原云南玉溪市副市长习辉

  在那以后的六年,张华始终等待机会重返直销业。不止是自己一家重返,所有合法经营的内资企业都应该回到这个“普通人卖普通产品的普通行业”。他打破不接受媒体的惯例,在《法制日报》等中央媒体刊登文章,为大众了解内资直销企业的境遇和其独特的本土优势造声;带领高层数上北京,向政府部门传递内资企业要求平等待遇、与外资共获发展机遇的心愿;广泛联合同业,结成“一致对外”联盟。

  “内资的声音确实太弱小,”他回忆,在厦门会议上,企业代表和商务部官员对话,火药味极浓。安利的代表发言要求政府不要过度干预直企的活动,在场的商务部官员立即驳斥,怎么能够不干预呢?就是要严格监管啊!见此情景,内资企业代表更是寒蝉若噤,一个个哑火了。话筒在代表们之间传来传去,第一次传到张华跟前,他摆摆手,没有发言。第二次传到他这里,他忍不住接过来,向商务部官员直言中国直销被搞乱,根源既不在外资,也不在内资,而在台资。第一个在中国搞传销的爽安康、摇摆机是谁?第一个把培训搞过火的是谁?台资对直销有贡献,但是罪责难逃。他要求商务部官员不要老把砝码倾向外资企业,欢迎多到内资企业走走看看,听听他们的心声。他说得慷慨激昂,商务部官员频频点头,表示认可。在场的内资企业代表当时没有什么表示,散场后纷纷向张华伸手紧握。

  当时,直企共临生死存亡关头,倒还关系融洽。张华是个没有门户之见的人,和谁的关系都比较好,和李金元、黄金宝的关系更是好。厦门会议开完了,刚走出会场,碰到李金元。李金元说,张华你在会议上说的好,我请吃饭。好啊,在哪里吃?张华问。去天津吃吧,李金元回答。张华大笑起来,我在武汉,为了吃一餐饭大老远跑你天津去啊!两个人一边说笑,一边拉扯着打趣,结果被人拍了下来。这是张华很满意的一张照片。

  在业内,张华人缘好,威望高,被公推为“老大”。他出事后,不时有文章提到他,冠之于“悲情人物”、“唐·吉诃德式的英雄”、“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各类称号,他一概觉得扯远了,惟独对“老大”这个称呼感到舒心。

  但他太相信这个社会善的一面了,也太相信光明磊落做人做事的“力道”了。在2004年到2005年之间,他做好了一切立法后申牌的准备,增大产业基地的投入,增加公司注册资金,准备了足额的保证金。

  2005年9月1日,涉及《直销法》的两部核心条例《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由温家宝总理签署正式出台。前者于当年11月1日生效,后者于当年12月1日生效。

  张华在中央电视台再一次露脸,紧接着安利公司的表态,他表示对两个条例的支持态度和瓜拿纳转型工作的准备情况。终于等到立法这一天,虽然条例留下若干遗憾,他的喜悦仍无以言表。为了向世人展示他向直销业进军的决心和充分准备情况,他大张旗鼓地邀请到亚、欧、非13个国家驻华外交使节,武汉市政府领导,业内朋友和十多家中央、地方媒体到武汉开会,到公司参观(本文笔者之一在此次会议代表国内媒体向驻华外交使节致书面欢迎词)。事后,市政府里的朋友对她说:平常我们请几个国家的外交使节到武汉来都不容易,你一下子就请了十几个国家。你太牛了!

  这句话本身不是问题,没有人会去由此推断张华面临危险。任何人都可以在张华出事后推论他当时太招摇,太明火执仗,太不会顾及别人(政府和同行)的感受了,但当时张华的所做所为看起来是那么顺理成章,合情合理。

  时间移序到2006年2月20日,张华永远忘记不了的一天。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瓜拿纳被武汉公安局和工商所查封,总裁张华和多位高层管理人员被抓。此事在业界揭起轩然大波,整个业界传说的是最后公司被定性为“非法传销”, 张华则因涉嫌“非法经营罪”引来牢狱之灾。事实上,张华这会告诉我们,并不是这样的,当年给他按的罪名是令他哭笑不得的“法轮功”。

  不管是什么罪名,张华被关进去了37天才放出来,苦心经营十余年的瓜拿纳走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

  37天是什么意思?本来2006年3月份是各个公司向国家商务部申请直销牌照的最后日子,张华被放出来,刚好过了截止期3天。

  他准备好了一切申报材料,并且由于请了专业人士,申报材料非常规范,挑不出一点毛病。从另一个角度说,看起来张华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准备了三五年的时间,实际上,一个人为了一项事业往往是倾注了他毕生的时间和精力。这一切,全在一夜之间打了漂漂。

  37天后,张华被放了出来,没有笔录,没有正式羁押,抄收的东西都原样不动退还给公司了,抓他的人还给了他这样三个字:抓错了。

  张华一出来,就“痛心”(当年媒体报道这件事时用的字眼)宣布“退货还钱”,处理经销商遗留的问题。他向一位高级经销商借了高利贷,终于在4月30日前发放了400多万的奖金。5月份又完成了7个专卖店的返点和模式转变。外界传说的张华当时替瓜拿纳团队寻找”娘家”事后也被证实。泰达益生借给瓜拿纳200万元款项,堵专卖店窟窿,张华则希望泰达益生给所有愿意以直销模式经营的瓜拿纳经销商们找了一条出路。

  他就像操办日常事务一样办完这些事情。谈到中国的圣人孔子,有一句话:子于是日哭,则不歌。意思是孔子在这一天哭过,就不再唱歌了。而张华,既没有哭,也不再歌。他安如然自在,湛然似水?为什么?

张华不回来,张华有话说

 两个抽烟的男人:张华与褚时健

  张华眼睛死死盯住一个地方,半响不吱声,燃着的烟已经烧了半节。禅定入静,这是因为风霜饱历,观得苍老寒木,年轮满布,还是因为岁月历练,见得不动如山,沉稳安然?

  然后他缓缓面向我们,回答几分钟之前我们问的一个问题:“您清楚这一切是为什么发生的吗?”“从没有想到弄清楚,即使搞了水落石出,又能怎样了?告状的人很专业,知道商务部下面有个公平交易办公室,都是懂行的人。”

  “生活在中国就要认命,幸福也有,委屈也有,不尽人意也有,但是你在中国,你必须热爱你的国家,逃避不了,爹妈已经定了,有问题也要认命。”他对过去遭遇并无太多抱怨,甚至不愿多谈,倒是对业内的弊端多有所言。

  翻过一座山,人走至山脚,心还留在山巅。

  直企的不团结、互存歧见,使得我们的直销业成为巴别塔之后的一项事业。巴别塔是《圣经》里记载的当人类为了抵御洪水而联合起来兴建的通往天堂的高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

  张华举例子:两个条例出台后,中国是一盘散沙,两个条例出了之后,张华在北京,商务部的领导找到张华,希望大家能够都支持。张华说那好,我们开个会吧。当时天狮的李金元、白萍,新时代的黄永刚,还有福州的福龙,还有几个人都在北京。白萍说就在天狮的天津总部开,还都准备好了。其他人说商量商量,再给答复。结果有人就问:凭什么在你天津开?会议冠谁的名字呢?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会议自然没有开成。

  “为什么不能坐下来好好商谈问题呢?”张华认真地问,“暂时不能成立协会,也应该有个联盟把大家聚拢。尤其我们这些内资企业,如何做成大而强的民族企业,好跟国家争点面子,就是值得谈一谈的。大家都闷着做,还不时互相使绊子,哪家出事了,就有人暗自高兴,没出事,就恨意满满,巴不得快点出事。这样一盘散沙,当然我们发展得慢、发展得不好。”

  “经常坐下来,互相通通气,好处是有的,”他接着说,“比如有的大线头跳来跳去,走到哪危害到哪,如果交流一下,知道这个人的情况,就不会发生这样的问题。”

  行业的不自律,是张华痛心疾首的另一方面。“有个直企,我不说名字。老总在首都机场下飞机,接他的人在机场铺了500米的红地毯,上千人举着花接机,弄得机场的人纳闷,不是今天没有接待外国元首的任务吗?正好一位中央领导下飞机,很奇怪,一打听原来是美国一家传销公司老板过来开会,就反映上去了;还有个企业,在大会场开会,要不没有主席台,要不嫌主席台矮小了,租来一台消防车,伸出云梯,老板就站在云梯上绕场一周,接受疯狂的欢呼。有必要这样招摇过市、装神弄鬼吗?有必要搞成运动吗?”

  “媒体不公正,行业不自律,这是目前行业的特征。媒体那些人一写到直销,就说是骗人的。如果骗了几百人、几千几万人,这还说得过去,现在从业的人起码有上千万,请问,”他伸出一只手,做出递话筒的样子,“这么多人都是受骗的吗?”

  张华认为,直销在中国发展得并不理想,立法快十年了,才批了46家(采访当天,第46家获牌企业东方药林拿牌消息正式对外公布),慢了快了?“我认为直销行业最大的贡献有三:一、很多产品对很多人的身体健康作了巨大的贡献;二、很多直销人都是下岗、失业人员,做直销不但解决了生路,还充实了生活,发挥了自己的价值,也找到了做人的尊严,为国家解决了大量的再就业问题;三、20几年来直销业向国家上缴的税少说也有几百个亿,在经济上也是有贡献的。”对于这个既爱又怜还恨的行业,张华有很多的话要说。如果国家干脆放开、让行业自己去发展会怎么样?“不开放就很神秘,反而会更不好,放开了,自然淘汰坏的,留下好的。直销符合中国的国情在于,中小型企业的保健品是很难生存的,拿不出那么多钱打广告,就是需要口口相传,挣辛苦钱。铺到卖场不好卖,要这费那费,还容易积压货。直销不一样,一部分利润变产经销商的收入,挣钱多了;货拿出去现金收进来,销售商和老板两头都不怕跑,放心对方。”

  尽管当年出事的地点是在武汉,张华却对当地政府、管理部门赞赏有加:“基础上是保驾护航的,不乱管。”这些年来,当地政府曾动员他回去干老本行,“因为武汉还没有一家正规的直销公司,这和大武汉对外开放的姿态是不相符的。”但是张华婉拒了。“为什么?因为不能理直气壮地干,国家批的是单层次,干的是多层次,跨区域、团队计酬这些是明文规定不行的,这里面需要解释的空间、寻租的空间太大了。干得好你上台领奖,干得不好惹祸上身,拿牌是直销,不拿牌是传销,干的却是同一件事,做的同一动作。你怎么干?”

  他告诉说,他准备联合一些业内业外的人士上书商务部,要求修改十年未修的直销法,还直销的本来面目,让大家干得有安全感,理直气壮。“直销人只是喜欢一份独特的工作,对国家的忠诚没有问题,这个放心。”

  他说得没错。在网上搜寻一下,现在的直销公司,不管拿牌不拿牌的,其老总都有被称为“传销头目”的。只要谁不高兴,都可以拿这个来要挟、攻击,并且卓有成效。只要这行业下雨,从来就不是小雨,而是瓢泼大雨。张华是想法是好的,但是能够奏效吗?想去问,但他又陷入沉思。也许他不是个喜欢先考虑结果的人吧。

  以张华的经历,看中国直销人的旅程,是推出了三重、四重沉沉门廊的艰辛之旅。张华的倒下,被视为中国民族直企一面大旗的倒下,惺惺相惜,引来业内一片叹息。在现在,两篇文章就可以搞倒一个企业的现象仍未杜绝,这是无奈的现实,以至于一家企业出事,大家并不是巴不得它垮掉,而是祈祷平安度过危机。最近某家公司“出事”了,就有其他的公司高层给所有经销商发短信,劝戒不要转发此一消息,不要趁乱挖人。现在的直销人,聪明许多,但这里面有好深的悲悯啊!

 张华,我们要问你一个“为什么”?

张华和褚时健

  能理解一个人亲手结束自己创办的企业的苦痛吗?

  实际上,我们都是这个世界上的小人物,我们都有淑世的理想,想在有限的生命中做一点有益的事情,却天不遂人愿,往往空洒一片热血,只有仰天长叹。

  那年,张华年届五十有七。这是一个人收拾春华安享秋实的生命的开始,对于一般人而言,创造力、激情的闸门就此关合,生命进入暮秋。在现在,这个年龄的人一半正在或准备在家带孙子,还有一半正在、准备奔赴老年大学或在广场舞中努力把自己僵硬的身子变得婀娜多姿。试问,有多少人还在这个年龄打拼?有多少这个年龄的人能够跌倒再爬起、勇力扳回人生的本钱?

  有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我们心中,在那个万般不愿的时刻,张华为什么不竭力挽救企业的命运?

  他害怕了?笑话吧!身高1米八几,海军出身,转业进公安局做了12年警卫,曾参与警卫邓小平、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美国总统大布什、英国首相卡拉翰等要人的张华还是有胆的吧;他走投无路了?实际上在出事的那一刻,就有很多人在搭揪他,时任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成功营销》杂志主编的杨谦到几个直企化缘400万,准备组建律师团替他打官司,后因他被放出来了而作罢(为此他们成为生死之交);因为错失拿牌机会而放弃?依他在业内的地位和企业的优质,拿牌是迟早的事,何必在意此一役的得失呢?是队伍散了,内闹不宁?不是。在此企业危难之际,团队反而更具凝聚力,这是极具影响力的企业领导人人格魅力的自然结果,而某几个“要人”出走,在直企司空见惯,许多时候他们离去,企业发展反而更好;是没资金了?张华人缘好,朋友多,当时要借钱救急,一点问题也没有。就在现在,当美国英加公司将这个全球最新AP技术唯一中国代理权交给张华时,他因为一个不得不为的单方面终止协议的违约蒙受了2000万的经济损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美罗国际总裁于智慧伸出无私的援手,给了他几百万拿下这个难得的项目。几十年的创业生涯,张华历险无数,却凭勇力和朋友的帮助闯了一道又一道难关。难而,这一次他选择了放弃。

  张华,你为什么不救救呢?

  在写这篇文章的前一个晚上,我抱夜读了英国教友约翰·福克斯五百多年前写的记叙基督徒蒙难史的历史著作《殉道史》。这本书,本来是因为观看了英剧《都铎王朝》意犹未尽而买下来作历史背景进一步了解的。作者正是生活在亨利八世、“血腥玛丽”对非天主教、新教加以逼迫的年代。在这个夜晚,我脑海里本挂念的是文章的布局,却并非无来由地想到了这本书。在书中我读到大量基督徒烈士坚持信仰视死如归的事迹。他们甚至在即将被行火刑时还展现仁慈的一面,告诉点火的行刑者不必请求宽恕,“你一点没有冒犯我,请你点火吧!”还告诉行刑者如何堆放芦苇、青柴,哪里应该多放两捆才能让火将自己全身包围,烧得快,烧得干净。这些残忍、大义、震撼的情节,吸引我一直读了下去。但突然间,我打了一个激灵:

  难道我想将这篇文章的标题起为《殉道者张华》吗?

  我不会是无缘故地摸出这本搁置已久的书,尽管我把包括它在内的一套“基督教经典译丛”都买了下来,但一直搁在那里未展一阅。

  事情过了这么些年,虽然我们不能忘怀,那些坎坷也终将一路随行,需要我们再拿勇气跨越;张华事件也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我们的事业越来越好,在此我有必要勾出这么沉重的意味吗?

  并且,如果有“道”,这个“道”是直销人共有的,还是张华个人独有的,还是两者皆有?

  如果是前者,“道”为何?

  如果是后者,又为何?

  我该如何去把握自己未曾思想清晰的东西呢?我又何必附会自行不能解说的话题呢?

  在易中天的新作《两汉两罗马》中,他将西罗马的灭亡归为没有“道”,这个“道”,他归为核心价值。但这种所有人遵循的“道”,不能解释一个具体的人特有的行为。还有一种神秘的东西,支配着人,连他自己都意识不到、分析不出,因为那是他的精神本能,已经经上帝之手灌注到他的灵魂里,合二为一了。

  我想转述《殉道史》中古罗马殉教者、备受尊敬的伊格纳修生命临终那一刻的故事:他虽然受到迫害,却劝人们不要试图解救他。最后他被判以扔进兽群喂野兽。这时候,他的心志仍然是热切的,听到狮子吼叫时,他说了这样的话:

  “我是基督的麦子,我愿在野兽的利齿间磨得粉碎,好使我能被制成纯净的粮。”

  “纯净”和“粮”。

  我大概明白了。

  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这样一群人:绝不姑息,绝不轻易原谅,绝不放弃原则,既不苟且,也绝不偷生。当婚姻被一方玷污了,就坚决分离;当写出的小说不满意,就坚决烧掉重写;当产品不合格,就坚决砸毁重新生产;当朋友交恶,就一刀两断;他们高傲,有精神洁癖,甚至还自恋,做人做事太过认真,但是他们追求清白无暇,行为高尚,守则护法,完美以待世界;他们宁缺毋滥,宁毁毋损,不会因为一件事对自己特别有利就放低标准委屈求全,也不因某件事会给自己带来灾害就趋而避之;他们的行为在常人看来完全不合常理,他们就是不怎么和这个世界合拍的人,因为追求道德完善,往往行为不符合社会标准;有责任感,却往往伤害更多;追求完美,却使得创造力和破坏力同样巨大。在受委屈、受侮辱,甚至只是受轻慢的时候,他们做出的超出人之情理的行为极其暴力,目的却不是壮士断腕以求向死而生,而是玉石俱焚但求干净做人。

  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命,这就是像张华这样纯粹的男人的本能,是他的天条、铁律,如果有“道”,这也就是了。这种“道”,是自然道。

  在武汉,他是有名的“四不”企业家:不送一支烟,不送一瓶酒,不送一分钱,不请一顿饭,连政府机关的朋友都苦笑:你太不同了。(回忆至此,他眼神有一会迷离起来,“不知低头,不够圆滑,是性格的优点也是缺点,对后面的工作造成了影响。”)

  外地工商的人兴师动众来查问题,他只丢下一句话:要么带人走,要么给个清白,自己走人。

  当年企业清盘,有人劝他,经销商人都不在了,没有谁非要你还钱,他却坚持一一算清,把经销商的奖金全部还完。当时电脑被收走了,就人工算了两天账。

  他在媒介频频露脸,高调出声,也是为了告诉世人,直销是个阳光企业,没有必要躲着做。

  既然是干净的,向生向死两皆可,且不留一点苦相。圣师圣·奥古斯汀在某处写道:“耶稣走向十字架有如新郎去见新娘一样”,是这境界。

  他有永远不弃的做人做事的原则,问他还回不回行业?他摇头,不回。接着补充道:“除非为直销是什么正名,只要名不正言不顺我就不回来。”

  张华说,他愿意做直销的垫脚石。这句话的深意不是多吃苦,少享受,替人消灾除难,铺出未来,而是受难以求觉醒的大义之言,是西谚“一个人的死是另一个人的面包”的浓厚哲学意味的通俗表达。他是面向这个行业的种种人群,宣告自己的抗争和警醒:中国直销业的巴别塔无论建到了多少层,如果我们都自说自话,要它坍塌是一瞬间的事情;他多么希望自己的倒下能够提醒大家,爱护、支持这个行业,团结、合力共求繁荣,多来明的少来暗的,多给力少拖后腿。一个巨大的身躯轰然倒下,腾起四溅的尘埃迷住众人的双眼,却依然在那个世界的尽头传来大声吼叫,就像1539年良善的殉道者威廉·丁道尔在临火刑时仰天地高叫的:“主啊!愿你开启英国国王的眼睛!”尽管张华只是面对和他一样的普通人群发声,但这热切和真挚是一样的。他喂养给人们的“粮”,是这个行业有史以来最有营养价值的精神食粮。在今天,我们可以说张华当年犯了错误,有什么比一个企业的命运还重要的呢?为什么要如此意气用事呢?起码,想想那些真心跟随的经销商,他们四散流离,另觅栖身之地……但是他为民族直企前途发声的意义是远远大于一切的。

  这是一种力量。

  这种力量是从极深的下方涌上来的。

  你根本就看不到它来自哪里,并且无从察看真相,因为它们有时候是以失败的面貌出现的。失败,但是完成了救赎。

  如果你现在惊羡某一个直企的成功,你会为它唱出无尽的赞歌,但是你绝对不会流出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中国直销人眼里噙含的泪水,而在我看来,这无疑是高尚人的泪水,勇生而不惧死的斗士的泪水。

  如果你坚挺地站在那里流出这种眼泪,你的脚下将鲜花满地。

  如果你虔诚地跪倒在地抛洒如此热泪,你的头顶将霞光遍天。

  如果说张华确实有错,让我们点首承认吧!

  但,请在此记住黑格尔的一句话:真理并不是错误的对立面,而更像是错误的结果。

  他以及和他一样的人喂给我们的“粮”,让我们捧到胸前奉于神圣!

  再滋养出我们的“粮”,传给后人!

  这个世界,是有待于以爱去接触、面对、战斗、温暖、奔赴、向往的,这是我们一生都要学习的英雄神话!

  后记

  采访持续到晚上7点多,在饭桌上我们还在交谈。采访结束后张华将回到他寄寓的房间,继续工作。他没有特别的个人爱好,偶而打打德州扑克,当休息;他不穿名牌,不开豪车,不饮酒,抽点烟;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工作。大唐英加不是他人生的最后驿站,他将去美国收购一家主板上市公司,还要将澳大利亚的节电技术引进中国,还有更多的事可做,而现在,他要去见一个年龄比他大的老人:储时健,那是他的精神偶像。(储时健75岁开山种果,挂果收获要等六年后他81岁时,这是一种何等对自己生命有信心的精神啊!张华说正是这点打动了自己。十多天后,张华如愿以偿见到了储时健老人,拍下了多幅照片给我们)

  在我们握手告别,他转身向灯火阑珊处走去的时候,发现他的背微微有些驼了。此刻我们应该说这个男人精神会一直是挺立的,其实那会最大感受却是他的孤独。我们说英雄,那些优秀的男人,稀少的男人,也必定是不合时益的,都是孤独的吧!但也请羡慕他们分享到的孤独中所得——那种无与伦比的,日常生活万不会得到的,虽然引起精神骚乱不安、却是心醉神迷有一种飞升的快感,人终其一生都不见得有的东西。

  我们叫它生命的巅峰体验。

«上一篇:商务部2015年02月26日公布苏州绿叶日用品有限公司申请直销声明   下一篇:当代直销之决战天下的经典对白 »

评论(1) 点击次数(8121)
评论(共2条评论)
  • 匿名网友 说:这个是《直销》杂志写的吧!!不是你的原创

    2015-03-21 12:36:03

    做人要厚道
  • 匿名网友 说:张华是正人君子,现在这样的人太少了

    2015-04-12 10:55:39

    现在的直销太浮躁,张华的君子做法很适合直销的理念,因为直销总在强调正能量,做人做事要君子等,希望张华回来
用户名: 密码: 登陆后可发表评论,请先登录。